《瑜伽经》静坐冥想

 

    1.1 现在,我们要解释甚么是瑜伽。

    1.2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

    1.3 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

    1.4 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

    1.5 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

    1.6 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

    1.7 知觉、推论与亲证都是知识。

    1.8 错误的知识是谬误,不由实相而来。

    1.9 字面的知识但没有对象便是幻想。

    1.10 觉醒的失去便产生睡眠。

    1.11 那些经验过的事物还残存的便是记忆。

    1.12 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

    1.13 坚持不懈便是锻炼。

    1.14 经过一段长时间,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1.15 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

    1.16 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

    1.17 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

    1.18 另一种冥想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可以消解那些旧的习性。

    1.19 那些无分别的存有,没有了身体,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1.20 其它人则要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

    1.21 有些人意愿很强,很快便可进入冥想。

    1.22 由温和到强烈的锻炼,效果最好。

    1.23 此亦可由对神的顺服达到。

    1.24 神的灵,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

    1.25 祂是所有知识的来源。

    1.26 祂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

    1.27 祂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声音(AUM)。

    1.28 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

    1.29 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

    1.30 疾病、怠惰、犹豫、疲弱、物欲、谬见、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

    1.31 此外还有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

    1.32 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

    1.33 心境的平静来自友谊、仁爱、喜乐和平等心。要平等对待快乐的与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识纯洁。

    1.34 控制呼吸也能克服这一切。

    1.35 精微的知觉产生最高的意识转变,使心灵平静。

    1.36 这是由于那超越的、内在的光。

    1.37 亦由于意识控制了欲望。

    1.38 亦由于对梦境和睡眠的知识。

    1.39 亦由于静坐冥想的锻炼。

    1.40 那联合由小至原子大至无限都能主宰。

    1.41 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

    1.42 知觉者能像通过无疵的宝石来直观对象。

    1.43 真确的知识是能直观对象。

    1.44 同时思维有所转化,净化了记忆,使对象能在无思维的状态下呈现。

 

 

    1.45 精微的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

    1.46 以上的叫有种子的冥想。

    1.47 但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

    1.48 智能便与真理合一。

    1.49 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1.50 这种由静坐冥想而生的状态会超越以前的思想习性。

    1.51 这种控制一旦达成,便达到无种子的冥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gano1168 的頭像
    yogano1168

    真善美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