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早是在西元1935年Stein 及Leventhal 兩位學者首度發表七例這種症候群,包括「無月經」(amenorrhea),多毛症(hirsutism),肥胖(obesity),以及合併卵巢呈現多發性的囊狀腫大(enlarged polycystic ovaries)等症狀,將臨床症狀與多囊性卵巢做一個結合,長久以來,關於所謂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始終莫衷一是,因為這類病患的臨床症狀變化多端、表現也是相當的異質性。
多囊性卵巢形成的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結論,但是可以由一個簡單的觀念加以詮釋,每個月經週期,卵巢在月經初期開始會有濾泡逐漸長大,待其成熟之後,會將卵子釋放出來,這個過程便為「排卵」。若在濾泡生長的過程中,發生男性賀爾蒙上昇,就會影響濾泡的生長速度,並使其無法排卵,這個沒有釋放卵子的濾泡就會逐漸堆積於卵巢之中,同時也會逐漸影響日後的排卵,並形成超音波影像下所謂的「多囊性卵巢」。
? 依據Adam於1985年在Lancet所表之文章的定義,在超音波檢查時,可以發現這些囊腫大小約2-8mm (數目經常大於20顆),通常排列於卵巢回音部分較強之基質周圍,圍繞成如項鍊般的特徵("black pearl necklace" sign) ,形成所謂的多囊性卵巢 。 臨床上,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婦女可以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這種超音波表徵,其中約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合併有臨床症狀,是屬於所謂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以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發生率大約百分之六至十之間。 有人認為多囊性卵巢有遺傳的傾向,在親屬中有糖尿病,肥胖,三酸甘油酯過多,不孕症,月經異常,多毛症或高血壓的病史者比較容易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這種常見的症候群,臨床表現未必一致,在早期這種症候群的診斷大多以卵巢囊狀腫大為其依據,但是有些正常排卵的婦女也有常出現這種解剖上的變化,同時某些疾病,如「庫辛氏症候群」(Cushing’s disease),「卵巢或腎上腺腫瘤」也可能出現與此症候群類似的變化。另外,某些婦女臨床表現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之症狀,但其卵巢並無囊狀的腫大。所以目前有些人是以「雄性素過多與慢性不排卵症候群」(syndrome of hyperandrogenic chronic anovulation)來說明這個症候群的含意,認為與其由卵巢之解剖上的變異來探討其病因與表現,反而不如著重於這種症候群所代表的賀爾蒙系統的異常。
PCOS之致病原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內分泌系統的異常,特徵是不適當的「性腺刺激素釋放激素」(GnRH) 分泌頻率異常所引發持續性的黃體化激素(LH)上昇,通常血清濃度會超過10 mIU/mL。當LH分泌過多的時候,對濾泡之發育及卵之成熟則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1.刺激膜細胞(theca cell)合成過多雄性激素,並抑制顆粒細胞(granulose cell)內由FSH誘導之芳香環轉化酵素(FSH-induced aromatase)的活性,使estrogen之分泌量下降進而導致濾泡萎縮;2.導致早發性黃體化現象(premature luteinization),繼而引起黃體化而未破裂之濾泡(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LUF);3.導致黃體機能不全;4.提早抑制OMI (卵子成熟抑制因子) 之作用,加速卵泡之成熟,使卵泡在排卵時已成為過度老化之細胞。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胰島素有密切的關係.就是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力(insulin resistance),也就是說,身體組織或細胞對於胰島素的反應性下降,迫使體內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的正常,如此所引發的效應,就是所謂的「代償性的高胰島素血症」(compensatory hyper-insulinemia)。
高胰島素血症容易引起卵巢雄性素製造增加,特別是睪丸酮(testosterone) androstenedione,另外就是會使「血清性腺賀爾蒙結合球蛋白」(SHBG)減少,如此便使血清內游離的睪丸酮濃度上昇。高濃度的雄性素會干擾「腦下垂體-卵巢軸線」(pituitary-ovarian axis),造成LH濃度上昇,不排卵,無月經與不孕症。
此外,卵巢與腎上腺所產生的雄性素(androgens)也隨之上揚。通常血清中睪丸酮 (testosterone)的濃度約在70-120ng/dL之間,而androstenedione的濃度約在3-5ng/mL之間。約有一半的病人其DHEA-S的血清濃度也會上昇。
血清中的濾泡刺激素(FSH)的濃度通常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約有一半的病人其LH/FSH的比率通常會超過3倍。
約有百分之二十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其「泌乳素」(prolactin)的濃度會有輕微上昇的現象,濃度約在20-30ng/mL之間。其原因可能與GnRH釋放頻率增加或相對多巴胺(dopamine)的濃度減少有關。泌乳素上昇可能會干擾正常的排卵。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所造成的賀爾蒙變化總結如下:
1. 不適當的「性腺刺激素釋放激素」(GnRH)分泌頻率異常所引發持續性的黃體化激
素(LH)上昇。 2. 身體組織對對「胰島素產生抗性」(insulin resistance)產生「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
(compensatory hyperinsulinemia)。 3. 卵巢與腎上腺所產生的雄性素(androgens)增加。 4. 「泌乳素」(prolactin)的濃度會有輕微上昇的現象。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之臨床症狀
一、 慢性不排卵與不孕症(Anovulation and Infertility):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最常見的症狀還是「慢性不排卵」與「不孕症」。慢性不排卵的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月經過少或無月經,其間或有偶發性的月經過多合併大量陰道出血。
這種月經的不規則,通常開始於初經,因為沒有排卵,所以月經來臨前的一些不適症狀比較不會出現;由於慢性不排卵,子宮內膜便暴露於長期動情素的單向刺激,而無黃體素的制衡,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甚至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就可能增高。幸運的是:若發生子宮內膜癌,通常是屬於比較低度的細胞變化,同時期別也較早。
慢性不排卵表示卵巢濾泡生成的異常,即或偶有自發性的排卵,其卵子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受孕率也隨之下降,所以容易導致不孕。
二、 雄性素過多(Hyperandrogenemia):
a. 肥胖(Obesity)
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患者會有肥胖的症狀,這種肥胖與正常婦女的肥胖有些差異,正常婦女的肥胖是下半身的梨子型肥胖,而這些雄性素偏高的婦女肥胖常是上半身與腹部的蘋果型肥胖。
肥胖(obesity)會改變體內生物化學反應的途徑及新陳代謝之狀態,最常見的是引起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現象,而造成血中循環的胰島素濃度增加,胰島素本身可加速腦下垂體下垂體LH的分泌,也會抑制IGFBP-l之合成,所以因胰島素抗性所造成之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會導致LH分泌增加及IGFBP-l之合成減少,而此二者都會促進卵巢雄性素的分泌,最後演變成PCOS。另外,肥胖婦女之脂肪組織多,性腺外 (周邊組織)的E1轉化作用(extra-glandular-conversion of E1)較頻繁,所以血中之E1濃度較高,也是造成LH分泌的原因之一。肥胖對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扮演了一個相互影響重要的角色,因為肥胖的人, 常導致「性腺賀爾蒙結合球蛋白」(SHBG)的減少,而相對增加了血清中「游離睪丸酮」(unbound testosterone)的濃度,使得男性化的表徵較易出現。
此外,肥胖的人,因為容易增加由周邊脂肪組織將男性素轉化成動情素,也增加了慢性動情素刺激的機會,發生月經異常的比率就大為增加。
b. 多毛症(Hirsutism)
多囊性卵巢所導致的多毛症,主要是於身體的中線容易發現過多的毛髮生長,就其臨床表徵而言,可能因種族而有不同的變異,例如西方人可能有百分之七十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或有多毛或肥胖的症狀,反之,只有百分之十的東方人會出現明顯的多毛或肥胖等症狀。
是否會出現多毛的症狀,與周邊毛囊組織中的5α-還原脢(5α-reductase)的接受器濃度有關,因為這種5α-還原脢會將睪丸酮轉變為更具活性的DHT(dihydrotestosterone)與3α-diol-G。
c. 痤瘡(Acnes)
對於一些經由傳統治療無效的痤瘡(Acne) 患者,也常發現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存在。這些痤瘡主要發生在臉部與恥骨聯合上方部位,其他常見的部位包括胸部,大腿內側與會陰部等。
d. 黑色棘皮病
雄性素過多症的另外一個常見的特徵就是所謂「黑色棘皮病」或「黑色角化病」 (acanthosis nigricans),也就是在全身,腋下, 胯下,或有皺摺的皮膚處,呈現過度色素化(hyperpigmentation)的現象。
三、 抗胰島素(Insulin-resistance)
多囊性卵巢的患者,比較容易形成一種所謂類似糖尿病的狀況,這些病患在以後的日子裡,也比較容易罹患糖尿病。
許多研究也顯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和肥胖、糖尿病,或是心臟血管疾病,有密切的關係。
PCOS與青春期變化之關係
青春期(Puberty)之少女常有不規則的月經週期,也常合併有雄性素過高血症(hyperandrogenemia)及多囊性卵巢(PCO),因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可能與青
春期之變化有密切之相關性。最近的資料顯示,"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及"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compensating hyper-insulinemia)是青春期變化的一種正常現象。
性器官之成熟(sexual maturation)與軀體之生長(somatic growth)是青春期的兩大變化。青春期,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 GH)大量分泌,拮抗了胰島素的作用,引起胰島素抗性,而胰臟代償性的分泌導致高胰島素血症,繼而抑制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結合蛋白(IGFBP-l)的分泌,造成第一型類胰素生長因子(IGF-I)的活性增加,同時,GH的目標細胞在GH的作用下也會分泌IGF-I,(實際上,IGF-I是執行GH促生長作用的物質),IGF-I是促進生長的蛋白質,可刺激軀體之生長。胰島素抗性只限於葡萄糖之新陳代謝作用,並不會影響到胺基酸的新陳代謝,相對地,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實際上可增強蛋白質的新陳合成作用,更有利於軀體之生長,另一方面,IFG-1能加強FSH與LH的作用而增加卵巢合成性類固醇的能力,繼而促進濾泡內顆粒細胞的增生及濾泡的發育,最後達到性器官成熟、(具有排卵功能的卵巢)的目的。
臨床觀察發現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可導致雄性素過多症(hyper-androgenemia)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
胰島素之刺激卵巢分泌雄性素是經由IGF-I的type 1 receptor,因IGF-I的type-1 receptor對insulin的結合力弱,所以必需有相當高濃度的insulin才能誘發刺激作用。體外實驗證實insulin及IGF-I都能刺激正常卵巢以及多囊性卵巢的雄性素製造(包括testosterone與androstenedione),同時發現對PCO之卵巢只要給予insulin便能刺激雄性素之合成,但對正常的卵巢,則還需LH之共同作用才能刺激雄性素之合成,而且每單位重量之多囊性卵巢所產生的雄性素之量比正常卵巢來得多,這些資料都顯示多囊性卵巢對insulin的反應較一般正常卵巢更為敏感。
許多在青春期(puberty)出現激素分泌之改變(endocrine changes),不但可以在POCS的病人身上發現,而且其改變還更為嚴重,即激素之分泌有過度異常之情形:
(a)卵巢型態之改變:正常早期青春期少女的卵巢常出現許多小囊(multicysts),但在排卵之機能確立之後會逐漸消失;而PCOS之病人其卵巢亦有多囊,但中間的基質組織有過度增厚之現象(超音波之診斷) 。
(b)PCOS病人之FSH與LH的分泌很類似青春期少女FHS與LH分泌過度之現象:PCOS病人其基礎LH血清值上升,LH/FSH ratio也增加,對GnRH刺激之反應也有過度分泌LH之現象,這些臨床觀察都可在青春期之變化時發現,只不過是更為明顯罷了。
(c)腎上腺分泌雄性素之機能亢進:腎上腺合成雄性素的途徑需要一種酵素稱為細胞色素P450c17(cytochrome P450c17),這種酵素實際上是扮演著催化兩種不同反應的酵素,一是17b-hydroxylase,另一是17,20-desmolase,在這酵素的作用下,DHEA androstenedione才能被合成。青春期時,這種酵素的活性大大地被增加,這是因為青春期之前,腎上腺已有皮質官能初昇(adren-arche)之變化,這變化最主要就是活化cytochrome P450c17之17,2O-desmolase的活性,於是DHEA及androstenedione能開始大量被合成,如此有助於卵巢之成熟,但過多的DHEA及androstenedione分泌會導致雄性素過多症(hyperandrogenism),反而加速卵巢濾泡之萎縮(follicuIar atresia)及抑制雌二醇(E2)之合成,這便是PCOS臨床表徵,所以PCOS似乎是一種過度青春期變化的狀態(a state of hyperpuberty)。
分子生物學及基因方面的發展與證據
目前臨床醫師與科學家已將多囊性卵巢的治病原因之研究方向,轉移至基因的層面。當今研究的方向著重於底下幾大類之基因族群:
- 1.與類固醇之合成與作用有關的基因,CYP11A,CYP17,CYP21,Androgen receptor gene (雄性激素受器基因), 及Sex-hormone Binding Globulin(性荷爾蒙結合蛋白基因)。
- 2.與醣類之代謝與利用有關之基因,如Insulin gene (胰島素基因),Insulin Receptor gene (胰島素受器基因),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gene(胰島素受體受質基因)及Calpain 10 gene。
- 3.與性激素作用及調控有關之基因,如Dopamine Receptor gene(多巴胺受體基因) 及Follistatin gene。
- 4.與MHC有關之基因。
其中以CYP11A, Insulin gene(胰島素基因)及Insulin Receptor gene(胰島素受器基因)最有潛力。
多囊性卵巢的診斷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