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無法駕馭自已所擁有的東西: 志在必行覺得東西多到無法分類整理!! 加上另一半什麼東西都不捨得丟,家裡堆著許多用不到的書及雜物,煩哪!! 要能捨才能擁有幽雅的居住空間。


最近又開始看房,想找安靜的居住環境,不過,現在房價比起2年前實在高出太多,很難下手,另一半也不是很積極,看來持續租屋的機會還是比較大。


看到一戶位於高速公路旁的大樓,內部裝潢還不錯,但location是最大問題,落塵多,居家附近車流量大較吵,距MRT站遠,回家必需走在高速公路下方的涵道。大樓蓋的是不錯,讓我很心動,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地理位置不好。也不適合投資用,沒有增值的空間。就因這樣子房價是相對的低。該如何取捨呢??


12/12 老公陪友人去買電腦,志在必行就趁著有陽光的日子,獨自一人至大安森林走走然後至永康街後再搭巴士至新北投,此時下午2點半到達北投市場,肚子餓了就找些吃的(肉圓OK/臭豆腐難吃+蔡元益紅茶)。其實就是想走到戶外讓眼睛看看遠方,不外乎平常老是盯著電腦/電視,眼情容易疲勞相對身体就覺得累。只有假日可以隨心所欲到處走走。一個人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覺是很棒的。下午時光還是挺熱的,不宜泡湯,所以繞著新北投公園走走看看,運動運動。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星期五購入一台iPod後,我整個星期五/六都在做設定downloading的工作,忙的不亦樂乎!


星期日早上還在downloading一些程式,但沒多久突然整台機子就掛掉,不再能開機充電&同步! ( 不知是不是一直再download同步,機子過熱造成電池掛掉!!


花錢買罪受! 今天星期一要將ipod拿去送修,才買了第4天!


買apple產品的目的還不就是讓自已能使用一些語言學習聽音樂,其實現在 transcend mp3player已足夠,但apple的設計還是讓人愛不釋手,才用上2天它已抓住自已的目光了。


我還是得將注意力放在軟体上,而不在硬体上。例如,日文學習就是多聽多讀多說,所以仍不間斷養成每日聽日文背日文句型單字,要專注在這一件事上,而不是一直只把玩ipod而已!! ipod只是一個自已很愛使用的工具而已!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出來就因生長環境不同背景不同而造就不同命運,而命運改變了自已的地位。古今中外皆無外例,許多大人物傳奇,都是來自卑微的身位地位。


人可以出生貧窮,但因努力往上爬而做大事,賺大錢,得取好名聲,但實不易。


這星期日劇上演龍馬傳,150多年前的日本還是傳統世襲,身份世襲。自身身份延襲自已父親農民/下世/上世的身份大約一輩子就難以再翻身。中國帝王君主制度也是,為了鞏固自已帝王身份,訂下了許多不平等的君臣制度。當然這是以現代民主的觀點來看, 過去平民的生活很難翻身,除了透過科舉制度,但得到的也是效忠皇帝的地位。好皇帝當道,當然可以讓平民過過太平日子,壞皇帝當道,以下臣子大都為利益自相殘害,利益輸送,根本對平民沒有任何貢獻,反過來人民還得給國家奉上農作物。時代轉變,人物權力轉移,一直思考若脫離身份背景來看,人可以自重的地方有哪些? 人究竟追求些什麼?在環境的影響下,人可以被奴化而沒有自已,可以只為國家犧牲自我; 究竟人是以何種目的被生下來的??為大眾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 為開發自我而努力? 腦袋轉呀轉並沒有任何具体答案。


當然我不認為人只是為了享受物質生活而活著為生命意義。


那愛呢??是人生目的之一嗎? 愛人一直是各宗教所傳導,如何去愛人也沒具体說明。愛很容易被曲解。也會因愛生恨。真愛可以說的很偉大,但違背人性。


現階段想法只能說生命意義實在因人而異,沒有一套標準答案。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很早之前,就看過了。好友轉貼過來再看一次。


我低潮時,也因損失一大筆金錢而無法開懷,當然無法在低潮時享受人生,反而處處受限,連原本想出國的預算都喊cut~取而代之,就是跑跑書店看些勵志心靈的書調整人生處世的心態,慢慢地現在已經看開的,在自已經濟能力之內,儘量揮灑人生。已開發自我為樂趣。


====================================================


低潮時享受學習                                       (撰文者:何飛鵬)  


在一個餐會上遇到數年未見的老部屬,我問他近況如何?他難掩難過之情各訴我他正在低潮中,他是一個公司的二把手,但董事會找來一個空降總經理,總經理也帶了一位副手,讓他這位原本的二把手無所事事,他變成公司的邊緣人。  


我問他,想要離開嗎?他說不,他在這個公司已經很久了,過去對公司有很大的貢獻,也有情感,他相信未來公司一定看的到他的價值,也一定會再有一展身手的機會。  


他的樂觀讓我動容。但又如何打發這時候的為難呢?他說,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輕鬆了,我正好利用這時候享受一下我的人生,放慢腳步,也替公司、替自己想一下未來!  


我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這麼圓融豁達的話語了,我為他的成熟智慧感到驕傲。


一個禮拜之後,我在大陸,看到大陸的媒體訪問台灣的本土綜藝天王吳宗憲,他說:身為藝人,就是要在『高潮時享受掌聲,低潮時享受人生』,我的眼睛一亮,情境不同,但態度說法幾乎完全一致,原來吳宗憲除了搞笑之外,也有天王級的內涵。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的深度,不是看他上台時的風光,而是看他下台時的身段;不是看他得意的成就,而是看他陷落時的自處。高潮時每一個人都揮灑自如,但低潮時,難免手足失措。這兩個案例,也勾起我對陷落的回憶。


 在我失落時,我沒能力享受人生,因為那時我年輕創業時,經濟能力無法支持我輕鬆享受人生。壓力與困境,也讓我在心情上,無法享受人生,那我又何以自處呢?  


『享受學習』是我的方法,當時我談不上『享受』,而是『飢渴』、而是『苦學』。理論上媒體工作是一個外險的行業,你必須出去見人,入世的參與外部活動,但有許多年,我幾乎足不出戶,非萬不得已,絕不出門。所有外界的風光,別人的亮麗,都在反射自己的陷落與艱難。  


我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學習所有的事:經營、管理、待人、處事、觀察、寫作......我沒有空回到學校學習,因為我離不開工作,所有的學習,都是我一個人體會、一個人的思考、一個人自我的琢磨與反省,我幾乎把自己年少的輕狂、放肆、無知、荒唐,做了一次清楚的倒敘,經常一身冷汗,無以自處。


 


看書是我最大的學習,我幾乎把相關的管理學經典囫圇吞棗了一遍,每一本書,都會有許多豁然開朗的體會,也都讓我對自己的陷落找到明確的原因。  


或許『學習』也是一種享受人生的方式。在大學以前,我幾乎沒有感受過讀書的樂趣,但這一段陷落低潮時的『苦讀』,倒是回味無窮。  


低潮是高潮的前奏,也是高潮之後的序曲,沒有人能拒絕低潮。處理低潮或許是迎接高潮必要能力。不論是享受學習,或是


享受人生,至少不會讓人面目可憎,變成人人疏遠的可憐人。


================================================


在人生『高潮時享受掌聲,低潮時享受人生』真是有內涵的人生觀;要不是有不斷累積的 "低潮" 蓄意待發,哪能讓自己的人生有那種能力接受完滿的 "高潮" 呢?但是真正的修為,卻是在高潮後的一波低潮,那是因為我們在高潮時沒有迷失在其中,那真的做得到嗎?很難~~


就是因為難,聰明有智慧的人,才能在平時時時注意自己的行住坐臥,待人接物,已經準備好身處 "高潮" "低潮" !!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好友今日寄出的email好文章。


出離心---宗薩欽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




 



會變得非常自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在佛教裡,出離有很多種含義和解釋,我遇到的很多人都把佛教的出離理解為遠離人世,




 




就像悉達多太子曾經做過的那樣,不過這種解釋容易把尚未準備好的人嚇跑,




 




佛陀並不打算剃光每個追隨者的腦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裏,喝桶裝水,每天坐地鐵上下班的人來說



 




,悉達多的出離在多數時候只能是一種遙遠的夢想。




 




他們可能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



 



如果你想修行佛法的話,你可能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裏修,




 




在地鐵裏,在公司裏,在下班的路上,在晚飯之後。




 




但你同樣可以出離,要知道,出離心並不只有一種表現形式。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出離心,可以以這種方法檢驗:




 




在過去對你很重要的一件事,現在是否對你一點都不重要,




 



過去可以輕易激怒你的事,現在你是否毫不在乎。


 



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就從這裏出離了。你需要出離的東西很多,並不只是不抽煙不喝酒或不打牌,




 




那只是開始。



 



所謂出離,就是不再執著過去執著的事物。




 




當你不再執著一件事物或一種習慣,它就失去了指揮擺布你的能力。




 




你也就獲得了自由。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必須出離所有的事物,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




 




我這裏所說的所有的事物當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包括很多細微的東西。



 



例如,如果你看到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令你不舒服,




 




那麼說明你執著於一個相反的觀點。這個觀點奴役著你,所以你會不舒服。



 



這樣的事情也應該出離。不管這個相反的觀點正確與否,




 




或是誰所說,如果他可以讓你不舒服,那你已經被攻陷,




 




你都應該從那裏出離。



 


應該指出的是,佛教所有的觀點都是為了破除另一些觀點而出現,但它不應該成為你的新主人。


 



你也許經常會變得很生氣,那是因為你的生活裏總是出現與你所預期的相反的東西。




 




例如,你請的臨時工可能讓你非常不舒服,僅僅是因為她擦桌子的方式與你不同,


 




 




你很不喜歡她那種看上去非常笨拙的擦法。甚至有時候你在街上看見一些打扮誇張把頭髮染成綠色的人也會生氣。



 


那是因為你執著於古老的審美觀。


 


要擺脫這種不爽的心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你改變心態不再執著於每個人必須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的想法。



 




還有一個就是換一個擦桌子的方式和你所期待的一樣的臨時工。



 



很顯然,前者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佛教用的就是這種方法)




 




。後者只能暫時解決問題,你可能必須不斷地更換臨時工




 




(這也是很多人不斷更換老公老婆的原因)。



 



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找到一個照你說的方式去擦桌子的臨時工,但你很快會發現,她上廁所的時候居然忘了沖馬桶,




 




因此,試圖以改變外在的世界來追求完美是徒勞無功的。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把毫無準備的你激怒。



 



你有多少執著,就有多少痛苦,要擺脫痛苦,你必須從所有的執著裏出離。




 




當你生氣的時候你應該看一下自己的心,為什麼會生氣。



 


是否因為出現了與你期待正相反的東西。你的期待,就是你所執著的東西。


 


佛陀不會被任何事情激怒,因為他出離了所有的執著。


 



你可能因為任何事情生氣,你可能因為公共汽車開的太慢而生氣,




 




可能因為找不到所需要的東西而生氣(她把東西放哪了?她總是亂放東西),




 




甚至可能因為你想讓他生氣的人不生氣而生氣。這說明你非常脆弱。你很容易被激怒。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之後,你可能還是未能了悟空性,




 




也不知道金剛經在說什麼。



 



但你還是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你是個追求完美的人,而現在你已經可以容許很多不完美的事在自己的生活中出現。




 




例如,你可以吃一道比較鹹的菜而不會抱怨。



 



所謂完美主義者,也就是說,你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要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




 




你希望住在牆壁是天藍色的屋子裏(如果不是,你就會睡不著覺),




 




你不喝桶裝水之外的任何水,你希望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茶,希望茶的味道不要太濃也不要太淡。



 


做一個完美主義者的壞處就是,你會經常痛苦,因為這個世界上多數事情都不會輕易俯首聽命,它們不會事事順著你。


 


要讓他們達到你所希望的樣子,你必須花很多時間。很多人試圖創造完美的世界,不過他們最終都被證明失敗了。


 



事實上,只要把你的心稍作調整,一切都會很完美。




 




你之所以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是因為你有各種執著和不切實際的期待,如果你可以從這裡出離,




 




你會變得非常強大,你不再堅持必須住在有藍色牆壁的屋子裡,不再堅持必須喝桶裝水,不再堅持必須用自己喜歡的杯子喝水,




 




不再堅持茶的味道必須不濃不淡。如果你出離了所有的執著,那麼你就會變得非常自由,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激怒你或傷害你。



=============================


出離心是現代人必需學習的一門功課,然而出離心是要訓練自已放下執著,這有根本上的困難。要完成一件project/工作就是因著執著來完成,一旦沒有執著,工作不再表現完美程度,這樣工作就沒有意義.也許出離心要設定在自已無法掌控的事件上,不讓別人的不完美來干擾你的心性。所以在要成就任何自已想要達成的事件上,必需就要讓整個過程能夠在自已能力範圍上。


成一個家,希望家的原貌是整齊乾淨,然而長輩就是會搞亂,老公會搞亂,他們的生活基準就是生活脫序; 在我眼裡看來,這樣的生活很難忍受。但是,這已是我能力範圍所能改善的。只能靠出離心,不讓自已為這生活上瑣碎的事煩心。一切 let go by it's rule & order. 但長輩們生活在凌亂的環境裡,出離心非常之高,完全沒有知覺自已處在亂序中,心性不受影響。要講述一個道理,其實是有條件說~ 旨意是對的 但也並非完全正確適用在任何情境中。人生要化簡,放下執著是對,但也要看情況。多少成就因執著而成。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去家樂福,隨意翻了一本書,大約是你將死掉,會後悔些什麼事沒做?


針對1000個臨終病患,統計出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值得一提。


1000個臨終病患說出什麼是人生該做而沒做的事,列舉如下:


1 不重視健康


2 沒有戒菸


3 沒有表明自己的生前預囑


4 看不清治療的真義


5 沒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6 沒能實現夢想


7 曾經為非作歹


8 一輩子受到感情操縱


9 沒能對他人體貼


10 深信自己是最好的


11 沒有決定如何處理遺產


12 沒有計畫自己的葬禮


13 沒有回故鄉


14 沒有吃好吃的東西


15 全心工作沒有時間培養興趣


16 沒有到想去的地方旅行


17 沒能見到想見的人


18 沒有談過刻骨銘心的戀愛


19 沒有結婚


20 沒有生孩子


21 沒讓孩子結婚


22 沒有留下自己活過的證據


23 無法超脫生死的問題


24 不知神佛教誨


25 沒有對所愛的人說「謝謝」


=======================


志在必行想想若是自已呢?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未跟老師學琴,目前自學 :


CHOPIN NOCTURNES


首在記憶3 拍子的和弦,對我而言背譜是困難的,因為沒有上台壓力,完全是自娛型,所以就不會刻意去背譜。但又很希望能不看譜彈彈自已喜歡的曲子,排時間背譜吧,這算是開發大腦POTENTIAL的能力之一。


李雲迪彈的技巧很棒,有豐富的感情,彈CHOPIN的曲子又內斂又澎湃實不容易,而LANGLANG的表達方式較於激情,音樂表達方式因人而異,喜歡就好,回歸原始達到目的性為音樂以抒情,文以載道。


較不以開發物質層面為生活目標; 精神世界與自我發掘為主要生存目的。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1/16 TVBS news


真是令人悲傷的故事。尤其是一屍兩命的故事,才懷孕4個月剛買的新車,聽到後覺得人生命真的很難說,喜悅被這無力無助無邊的致命事故奪走。


==============================================================


大型吊車撞上客運,造成4屍5命、13人輕重傷的慘劇。經過調查發現,肇事的吊車司機,去年因為酒駕被吊銷執照,這次根本就是是無照駕駛,吊車公司沒有先申請路權,加上行經下坡路段,操作不當讓煞車失靈,一次犯了3個過失,才會造成這次死傷慘重的意外。事發當時,路邊的監視器,清楚拍到吊車失控往前衝的畫面,紀錄事發之前驚心動魄的一刻。



15日下午,桃園龜山發生重大車禍,被失控吊車追撞的桃園客運公車,撞斷2根電線桿後翻覆,公車擋風玻璃全碎,車內一片混亂。


剛從大陸探親回台,幸運撿回一命的陳潔表情驚恐,從頭到尾握著拳頭發抖,一想到和死神擦身而過,和母親緊握雙手,心有餘悸。記者:「你們怎麼跑出來的?」乘客陳潔:「從那個逃生門跑出來的,外面有人幫忙拉那個門。」


強烈撞擊力道下,坐在公車第1排的4個大人和一個3歲小女孩,分別骨折和挫傷,第3排的林愛香和陳潔母女,幸運毫髮無損。但一樣坐在車內的周簡麗卿和懷孕4個月的孕婦莊毓萍,則被車體擠壓傷重不治,18歲的林佳諭飛出車外死亡,30歲的許文哲則被壓在車底慘死,車禍總共造成4死13傷。記者:「是不是煞車失靈?」肇事司機:「…。」


根據調查,肇事的吊車司機,去年酒駕被吊銷執照,這次無照駕駛發生意外,司機和吊車公司被開罰4到8萬元。大型吊車事前也沒有申請路權,按法規可以處3到9千元罰鍰,禁止行駛,而且司機的操作方式,也有問題。


吊車業者:「要換為低速檔開始下坡,不能以高速檔下坡,以高速檔下坡就是危險。」記者:「一般駕駛會常犯這樣的問題嗎?」吊車業者:「很少很少。」


吊車業者說,雖然車子本身的壓力罐有煞車作用,輪胎邊的煞車鼓,也有管線能加水,冷卻煞車系統,但下坡時長時間踩煞車,還是容易讓煞車系統過熱失靈,使用低速檔減速,才能真正避免意外發生。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假日趕緊整理一下房間。發現自已的東西太多了,衣櫃放滿的衣物約30%是已經不合身的衣服,但又捨不得送人,幻想著自已瘦下來還是可以穿。房間另有一短書櫃放滿了日劇,其實會再拿來看第二次機率大約接近零,不知為何還要留著。另外3個書櫃,大約放滿了文學/日文/琴譜類的書。志在必行已經不太買書了,因為沒有地方放書了。想想家裡50坪,3個人的東西都太多而不夠放。志在必行還有一個跑步機只能放在客廳,但志在必行喜歡躲起來運動,所以現在也很少跑。如果要換屋,以後的起居室一定要更大,可以放得下鋼琴&跑步機&可以做做yoga的地方。至於書櫃則可以放在其它空間。


昨天拿起龍應台的百年思索又看了一次。深深感觸1999年的書,距今已12來年,龍應台在12多年前就發表已經看到的台灣問題,如今還是沒有改變。例如選舉文化(浪費資源,惡質的人身攻擊),里長選舉的必要性(等於延續國民黨的綁樁)...對人文的關懷志在必行都深同感受。然而許多問題就算專家看到了,也出書了,但整個台灣文化是一個政黨問題,許多可以讓社會更好的還是在10年內無法改善。真希望有一天台灣不再出現還需貼大字報,還需後選人發放許多面紙,文具用品.....等等,更不要大伺吵亂的宣傳車&掃街。然而 ,有人發聲還是不夠,這算是知識,但沒有行動。誰能發出行動呢?? 這讓志在必行想到彈琴的劊子手。會彈琴算是知識 的一種,但對其它人沒有感情沒有關懷的劊子手,音樂並沒能改變劊子手的心,這只是劊子手所懂的知識一種。人文要如何從內心昇華進而對他人的關懷呢?? 想著最近志在必行對婆婆的冷淡,寧可躲在房間彈琴也不想理會婆婆,是一種故意的反叛。就是不想表現對她的關心。事實上,對志在必行也是種傷害,為什麼變得這麼冷淡,陌生不想接收她的善意,主要也擔心婆婆因為彼此感情熟悉而反過來過度的依賴(如她對她兒子),所以表現出冷陌。志在必行是不是很狡猾呢?? 但這並不是件好事。主要也是她過度主觀,許多觀念無法溝通,所以只好這麼辦了!!


星期六買了天使學,看了前面幾篇,中間幾篇及後面結局,有那麼些失望。也許表現一般般並沒有讓志在必行很吸引的地方,不如達文西的密碼引人入勝可以一口氣看完!畢竟作者的學經歷及對歷史的考究都得好好下過功夫的,才能發揮更多創意,引出不凡的情節,套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還有其故事的宗旨可以貫穿全文。


至黃昏市場採買了些青菜,發現蘿蔔葉很好吃,不過一小把30元只夠一人吃,志在必行用大蒜炒,原本想炒素的,但剛好婆婆叫我把衣服拿走,(婆婆口氣老愛用命令式讓我不爽),所以改變主意自已炒來吃,不給婆婆吃。不過,她會拿走剛買的新鮮菜去煮而不告訴我一聲,隨她去吧! 我的習慣跟她差個十萬八千里,不煮她買的 菜,不吃她煮的菜,不吃她帶回來的東西。好像夫人送她的東西是多麼了不起,超級不喜歡她有些愛攀權附貴的習性。昨晚還買了土雞肉/筍乾/雞心,吃完豐富的晚餐 ,身体真的變的比較好,原本感冒的徵狀又慢慢退去了。身体還是要有營養的。星期日做了許多事,看了兩本書,聽了好多好聽的音樂,彈了2-3 hr 的琴,覺得心靈得到了休息。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書店隨意翻到幾本書,有一本是歐陽娜娜的音樂成長路,看完後還蠻喜歡娜娜的,才10歲啊! 這年紀,志在必行根本什麼才藝都沒學,小學3-4年級吧,應該還是放學跑公園玩或下課跑同學家玩的那型。(不過,志在必行的童年還真快樂,完全沒有壓力) 但是,比較現在小孩子,出生沒多久就開始學習一大堆東西,是不是生命更有意義了呢? 生命中有更多東西陪伴著是比較充實快樂的呢?? 當然,現在想想,志在必行想學的東西還真多呢? 如果,早一點開始學該多好啊,這 總是志在必行的念頭啊。年紀大了後,學習速度確實是較慢的,不過,有夢的人生最美,不在乎起跑點的早晚,在乎的是曾經擁有與紮實的經歷。


目前,還想看本天使學這本翻譯小說,很想看原文,但畢竟看中文的速度還是比較快,而且也比較便宜,還是買中文版的吧!故事的內容, 天使的真面目其實是黑暗的,為了擴展墮落於地上的天使數目將與地上的凡人較勁著尋找一把來自天界的琴把,這主題並不是很喜歡,但志在必行比較想看的是作者如何引用各經典穿針引線於故事中。


看完靈界的譯者(2本),書中談到許多生死問題,死後的亡靈們都在做啥??sophia說好像都是無聊閒晃,腦袋也不清楚。ghost死掉後,又變成另一更低階叫"漸"(字下方要加一個"見"),然後"漸"死後,又finish了。ghost的年紀不一,從個位數到千歲都有,但為何會這樣,也沒解。另有一項志在必行頗有同感的就是阿拉的信仰裡尚有一個勾靈是陪著正靈出世時一直跟著自已考驗自已,好像就是自已總有另外一面的個性如惡魔的聲音或念頭如影隨形,但總要正面的自已一直強烈的抗拒把會傷害自已的念頭降到最低。好比想嚐試一些新鮮的東西如吸毒,喝酒,愛玩.....另外有提及到人死後,sophia看到若有ghost來接引,大都是沒機會出生的嬰靈等著曾墮胎的媽媽。天啊~ 真的嗎?? 不過針對,ghost大多沒有目標,只要有唸經處,許多ghost喜歡聚集聽,這點志在必行認為是佛經裡學來的吧!! sophia真的有跟ghost過招這些嗎?? 還是只是宗教學裡學到的。較想聽到的是sophia真正的經歷而不是從哪看到聽到的。想到常常一起出去玩的jude曾經的友人(天眼通),看到鬼朋友跟著我們一起哈煙,超級恐怖啊,每次jude告訴我鬼朋友現在在哪,在做什麼,再看sophia所說的,好像真的耶,無所不在的鬼朋友就如同在另一空間的世人,也會想找一些通靈的人跟世間搭上線。但蠻難的,畢竟通靈的人很少很少。


 


 


 


yogano1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