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和村上,無境台灣
這麼好的分享,當然得放在自已的blog,有空來看一看。
http://blog.chinatimes.com/may.lin/archive/2007/10/17/207779.html
瑞和村上,無境台灣
這麼好的分享,當然得放在自已的blog,有空來看一看。
http://blog.chinatimes.com/may.lin/archive/2007/10/17/207779.html
http://www.mindmeters.com/blogind.asp?id=169
最近我身边不少朋友每天都研究google map,不是研究北京周边,而是研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什么呢?因为澳元最近几个月,贬值了40%,很多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的人,都在盘算,自己的资产倒腾倒腾,借着汇率的变化,能割据多大的澳洲地盘。然后开2亩自留地,自己种菜,再养两头猪。类似的盘算,不久前更多人在网上策划过,打算集资团购冰岛。
其实日本人在80年代,天天捉么的,就是现在我们少数人在盘算的这么点玩意。上周在日本旅行,正赶上日元疯狂升值,日本大多数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按照日本导游胜吕先生的说法,套用我的词汇,“该去当全球地主的老鬼子,早就玩腻了小狗撒尿的玩法,留下的都是倒霉蛋小鬼子后代,一辈子就是还债,还上一代老鬼子欠的债。”
关键是除了经济性移民,这种金融性利润迁徙,根本没有战略意义,除了获取有限的升值利益,就没别的了,根本无法从战略层面,尤其是地缘经济和国民改造上有推动,更别谈什么推动母国文明进步,或者某些白吃幻想的中华殖民。那些投机迁徙对于岛国日本可以,但是对于咱们,似乎还是不妥,我依旧推崇用脚说话的迁徙思路,河南和安徽各出1000万人,集体往北走到底,定居下来,然后再组织河南和河北各1000万人,经过河南和安徽人的迁徙地,沿着海边走,走到西就可以了。没准回头能跟那些团购冰岛的温州人会师。
基本上,人因為能夠思想,能夠去判定對當下時空的價值而產生了腦部運動; 這腦部運動依外在環境的改變得時時不斷地調整自已來做應對或做內在反省; 在遠古時代,猿人得為惡劣的環境奮鬥,才能夠存活; 不動腦是活不下去的。時代改變,在此科技快速地日新月益發達下而產生了許多片面化&現代化的生活使部份許多人可以過著安逸不動大腦的日子-會; 然而於安穩生活的環境中,人們才得以有機會大量欣賞他人的思想並融合消化後轉變為自已的思維。
在安逸的生活下,人類得好好想著如何面對可能性發生極高的殘酷環境: 例如: 慧星撞地球,地球的暖化,不知名的diseases等等。人類的幸福因為少數人的思考而產生便利,安全的生活; 但相對不當的思維也造就了人類的不幸。例如: 許多新科技,並不是真正安全的- 如化學食品之類/基因化學,也漸漸浮現出對人類及大地的傷害。哲學的思維,無庸自疑確是可以產生人的滿足及快樂- 但這也許只是針對少部份人- 這也是一種性向導向嗎? ( 不喜歡去懷疑,去思考的人,也只不過give up 這個可被發展的軟件工具,就如同人類已失去許多感知的能力-如預測感)。然而現大部份人的思維只停留在該如何滿足自已的虛榮心,自我功利及如何產生快感上。也許,只是思維的方向錯誤了。能夠自覺並廣泛善用知識就是需要思維。至於人信不信神,我覺得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感應。不是信神的人就不會思考,而是思考的方向不同。(當然有些人是盲從,大有人在)人必需思維於立体時空下,若只是依人 所見而思維於點,線,面上; 相信也許人就感受不到最重要的東西- 立体的愛。
宗教是傳達愛。許多人是被愛感動的,而此是beyond 思維的。思維不過是人類的一項工具,善用思維的人, 也許會為自已或他人得到好的結果,也許也會帶來人類的災難。思維的力量很大,思維是有樂趣的,思維是需要應用在各項知識來上旁徵博引的-因所有的事最終都是有關聯的 。文學也是思維下的產物- 我樂愛文學,是因為它大量乘載許多人類的情感,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人的心& 情是如何地自處啊- 讓人的情感有了出路。文字的浮華& 美學是另一回事,能被感動被認為是機智有智慧的就是好文學。以下是我看完思維的樂趣,自已的想法。
以下,開始轉貼。以上是心得。
http://www.mindmeters.com/arshow.asp?id=159
思维的乐趣
二十五年前,我到农村去插队时,带了几本书,其中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我们队里的人把它翻了又翻,看了又看,以致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它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插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吃不饱,水土不服,很多人得了病,但是最大的痛苦是没有书看,倘若可看的书很多的话,《变形记》也不会这样悲惨地消失了。除此之外,还得不到思想的乐趣。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我插队的地方有军代表管着我们,现在我认为,他们是一批单纯的好人,但我还认为,在我这一生里,再没有谁比他们使我更加痛苦过了。他们认为,所谓思想的乐趣,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毛泽东思想来占领,早上早请示,晚上晚汇报,假如有闲暇,就去看看说他们自己“亚古都”的歌舞。我对那些歌舞本身并无意见,但是看过二十遍以后就厌倦了。假如我们看书被他们看到了,就是一场灾难,甚至“著迅鲁”的书也不成——小红书当然例外。顺便说一句,还真有人因为带了旧版的鲁迅著作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有一个知识可能将来还有用处,就是把有趣的书换上无趣的皮。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像这样的故事有些作者也写到过,比方说,茨威格写过一部以此为题材的小说《象棋》,可称是现代经典,但我不认为他把这种痛苦描写得十全十美了。这种痛苦的顶点不是被拘押在旅馆里没有书看、没有合格的谈话伙伴,而是被放在外面,感到天地之间同样寂寞,面对和你一样痛苦的同伴。在我们之前,生活过无数的大智者,比方说,罗素。牛顿、莎士比亚,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可以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但我们和他们的思想、著述,已经被隔绝了。一个人倘若需要从思想中得到快乐,那么他的第一个欲望就是学习。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举例言之,罗素先生在五岁时,感到寂寞而凄凉,就想道:假如我能活到七十岁,那么我这不幸的一生才度过了十四分之一!但是等他稍大一点,接触到智者的思想的火花,就改变了想法。假设他被派去插队,很可能就要自杀了。
谈到思想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他一生的探索,只剩下了一些断壁残垣,收到一本名为《逻辑探索》的书里,在他身后出版。众所周知,他那一辈的学人,一辈子能留下一本书就不错。这正是因为在那些年代,有人想把中国人的思想搞得彻底无味。我们这个国家里,只有很少的人觉得思想会有乐趣,却有很多的人感受过思想带来的恐慌,所以现在还有很多人以为,思想的味道就该是这样的。
“文化革命”之后,我读到了徐迟先生写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那篇文章写得很浪漫。一个人写自己不懂得的事就容易这样浪漫。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能够和同行交流,是一种起码的乐趣。陈景润先生一个人在小房子里证数学题时,很需要有些国外的数学期刊可看,还需要有机会和数学界的同仁谈谈。但他没有,所以他未必是幸福的,当然他比没定理可证的人要快活。把一个定理证了十几年,就算证出时有绝大的乐趣,也不能平衡。但是在寂寞里枯坐就更加难熬。假如插队时,我懂得数论,必然会有陈先生的举动,而且就是最后什么都证不出也不后悔;但那个故事肯定比徐先生作品里描写的悲惨。然而,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我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我为那些被剥夺了“有趣”的人保留着。
“文化革命”以后,我还读到了阿城先生写知青下棋的小说,这篇小说写得也很浪漫。我这辈子下过的棋有五分之四是在插队时下的,同时我也从一个相当不错的棋手变成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庸手。现在把下棋和插队两个词拉到一起,就能引起我生理上的反感。因为没事干而下棋,性质和手淫差不太多。我决不肯把这样无聊的事写进小说里。
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地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旬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不赞成我们的意见。他们必然认为,单一机械,乃是幸福的本源。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我听了就不是很喜欢;汉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我看来是个很卑鄙的行为。摩尔爵士设想了一个细节完备的乌托邦,但我像罗素先生一样,决不肯到其中去生活。在这个名单的末尾是一些善良的军代表,他们想把一切从我头脑中驱除出去,只剩一本270页的小红书。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种程度的单调、机械是必须忍受的,但是思想决不能包括在内。胡思乱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像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时下中国的艺术家,尚没有一位达到这样的级别。恕我直言,能够带来思想快乐的东西,只能是人类智慧至高的产物。比这再低一档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而这种低档货,就是出于功利的种种想法。
有必要对人类思维的器官(头脑)进行“灌输”的想法,时下正方兴未艾。我认为脑子是感知至高幸福的器官,把功利的想法施加在它上面,是可疑之举。有一些人说它是进行竞争的工具,所以人就该在出世之前学会说话,在三岁之前背诵唐诗。假如这样来使用它,那么它还能获得什么幸福,实在堪虞。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子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还有人认为,头脑是表示自己是个好人的工具,为此必须学会背诵一批格言、教条——事实上,这是希望使自己看上去比实际上要好,十足虚伪。这使我感到了某种程度的痛苦,但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总有人想要用种种理由消灭幸福所需要的参差多态。这些人想要这样做,最重要的理由是道德;说得更确切些,是出于功利方面的考虑。因此他们就把思想分门别类,分出好的和坏的,但所用的标准很是可疑。他们认为,假如人们脑子里灌满了好的东西,天下就会太平。因此他们准备用当年军代表对待我们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假如说,思想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那么,出于功利的动机去改变人的思想,正如为了某个人的幸福把他杀掉一样,言之不能成理。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座鸡窝。想当年,我在军代表眼里,也是很低下的人,他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强加给我,也是一种脑移植。菲尔丁曾说,既善良又伟大的人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所以这种脑移植带给我的不光是善良,还有愚蠢。在此我要很不情愿地用一句功利的说法:在现实世界上,蠢人办不成什么事情。我自己当然希望变得更善良,但这种善良应该是我变得更聪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更何况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所以他们要求的,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假设我相信上帝(其实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苦恼,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中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假如要我举出一生最善良的时刻,那我就要举出刚当知青时,当时我一心想要解放全人类,丝毫也没有想到自己。同时我也要承认,当时我愚蠢得很,所以不仅没干成什么事情,反而染上了一身病,丢盔卸甲地逃回城里。现在我认为,愚蠢是一种极大的痛苦;降低人类的智能,乃是一种最大的罪孽。所以,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下的最严重的罪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决不可对善人放松警惕。假设我被大奸大恶之徒所骗,心理还能平衡;而被善良的低智人所骗,我就不能原谅自己。
假如让我举出自己最不善良的时刻,那就是现在了。可能是因为受了一些教育,也可能是因为已经成年,反正你要让我去解放什么人的话,我肯定要先问问,这些人是谁,为什么需要帮助;其次要问问,帮助他们是不是我能力所及;最后我还要想想,自己直奔云南去挖坑,是否于事有补。这样想来想去,我肯定不愿去插队。领导上硬要我去,我还得去,但是这以后挖坏了青山、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等,就罪不在我。一般人认为,善良而低智的人是无辜的。假如这种低智是先天造成的,我同意。但是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所以后天的低智算不了无辜——再说,没有比装傻更便当的了。当然,这结论绝不是说当年那些军代表是些装傻的奸邪之辈——我至今相信他们是好人。我的结论是: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知识。然而,你劝一位自以为已经明辨是非的人发展智力,增广见识,他总会觉得你让他舍近求远,不仅不肯,还会心生怨恨。我不愿为这样的小事去得罪人。
我现在当然有自己的善恶标准,而且我现在并不比别人表现得坏。我认为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最大的邪恶。按这个标准,别人说我最善良,就是我最邪恶时;别人说我最邪恶,就是我最善良时。当然我不想把这个标准推荐给别人,但我认为,聪明、达观、多知的人,比之别样的人更堪信任。基于这种信念,我认为我们国家在“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丧失了很多机会。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想的乐趣就死掉了。想到我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心中黯然;想到此类人士的总和有恒河沙数之多,我就趋向于悲观。此种悲剧的起因,当然是现实世界里存在的种种问题。伟大的人物总认为,假设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他期望的那样善良——更确切地说,都像他期望的那样思想,“思无邪”,或者“狠斗私字一闪念”,世界就可以得救。提出这些说法的人本身就是无邪或者无私的,他们当然不知邪和私是什么,故此这些要求就是:我没有的东西,你也不要有。无数人的才智就此被扼杀了。考虑到那恒河沙数才智之士的总和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庞大资源,这种想法就是打算把整个大海装入一个瓶子之中。我所看到的事实是,这种想法一直在买行中,也就是说,对于现实世界的问题,从愚蠢的方面找办法。据此我认为,我们国家自汉代以后,一直在进行思想上的大屠杀;而我能够这样想,只说明我是幸存者之一。除了对此表示悲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了。
我虽然已活到了不惑之年,但还常常为一件事感到疑惑: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这样的仇恨新奇,仇恨有趣。古人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但我有相反的想法。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我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去生活。这是因为,假如这种终极真理已经被发现,人类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依据这种真理来做价值判断。从汉代以后到近代,中国人就是这么生活的。我对这样的生活一点都不喜欢。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假如你是只公兔子,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大灰狼坏,母兔子好;然而兔子就不知道九九表。此种事实说明,一些缺乏其他能力的人,为什么特别热爱价值的领域。倘若对自己做价值判断,还要付出一些代价;对别人做价值判断,那就太简单、太舒服了。讲出这样粗暴的话来,我的确感到羞愧,但我并不感到抱歉。因为这种人士带给我们的痛苦实在太多了。
在一切价值判断之中,最坏的一种是:想得太多、太深奥、超过了某些人的理解程度是一种罪恶。我们在体验思想的快乐时,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不幸的是,总有人觉得自己受了伤害。诚然,这种快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但我们不该对此负责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取消这种快乐,除非把卑鄙的嫉妒计算在内——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丰富,有人喜欢单纯;我未见过喜欢丰富的人妒恨、伤害喜欢单纯的人,我见到的情形总是相反。假如我对科学和艺术稍有所知的话,它们是源于思想乐趣的浩浩江河,虽然惠及一切人,但这江河决不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为他们而流,正如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不是为他们而生一样。
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人当然有不思索、把自己变得愚笨的自由;对于这一点,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问题在于思索和把自己变聪明的自由到底该不该有。喜欢前一种自由的人认为,过于复杂的思想会使人头脑昏乱。这所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假如你把深山里一位质朴的农民请到城市的化工厂里,他也会因复杂的管道感到头晕,然而这不能成为取消化学工业的理由。所以,质朴的人们假如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那就好了。
假如现在我周围的世界又充满了“文革”时的军代表和道德教师,只能使我惊,不能使我惧。因为我已经活到了四十二岁。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播的数学教师,他使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我有幸读到了我想看的书——这个书单很是庞杂,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直到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小说。这最后一批书实在是很不堪的,但我总算是把不堪的东西也看到了。当然,我最感谢的是那些写了好书的人,比方说,萧伯纳、马克·吐温、卡尔维诺、杜拉斯等等,但对那些写了坏书的人也不怨恨。我自己也写了几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与大陆读者见面,但总算获得了一点创作的快乐。这些微不足道的幸福就能使我感到在一生中稍有所得,比我父亲幸福,比那些将在思想真空里煎熬一世的年轻人幸福。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人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而这些呼吁当然是对那些立志要当军代表和道德教师的人而发的。
10/5 志在必行的老公清晨6點 叫腰痛,隨後就嘔吐,痛到不行,志在必行帶著老公上了醫院掛急診-老公痛到不行,掛急診的護士卻不徐不急地叫我等侯( 熱誠是一點都看不到!,老公痛到罵這裡是不是醫院啊)。 打了止痛針後,護士小姐不小心針頭向著老公,要老公自行止壓, 老公左手繞到右手臂要做止壓時,誰料到,護士的針頭並未拿開,害的老公手指被針頭札到,唉 !! 怎麼會這樣子。是不是大清早,大家的情緒都很低糜呢??
如今,志在不行的老公不得已開始大量喝水 ( 平時,晚睡加上近日課程忙碌,水份補足又不夠,在免疫力降低的關頭上,許多病都在這適當的時機發作。
今日上網看看得了腎結石該注意些什麼呢?? 不過還是有些見人見智不同的觀點- 例如 腎結石病患者真的不能吃含草酸過多的食物嗎?? 有些資料是說適量應是ok,主要是要有能力排出体外就可以。對於這類似是而非的論調會叫病患無可適從。
轉貼 馬偕院訊, 第200期, 1996.1, P20 營養師 趙強
==============================================================
「營養師啊!我聽人說:不可以吃豆腐和鈣質含量太高的東西,不然會結石!你叫我吃豆腐和鈣質高的食物來補充鈣質,我會不會結石啊?」
× × ×
過去,一般人對於腎結石的形成,總是認為與「豆腐」,或者說是與「鈣質」攝取過多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特別需要補充鈣質的老人們,常有這樣的疑慮。
事實上,對一般的健康人而言,飲食的並不會引起結石,但是,對於具有結石體質的人而言,飲食就可能影響結石的發展了。不過根據這些年的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大多數腎結石患者的結石成份中含有鈣質,但是引起結石的罪魁禍首並不是「飲食中吃了太多的鈣質」,而是「水喝太少了!」當然,造成結石的原因並不單純,「水喝的不夠!」只是原因之一。嚴格說來,「因為水份不足(喝的不夠或是流汗損耗太多),使腎臟所形成的尿量不夠,無法將可能形成結石的物質稀釋,以致造成過飽和狀態,產生結晶而形成結石」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對許多患有結石的人來說,飲食中的其他成份也是造成結石的重要原因,例如草酸即是其一。不過,因著結石種類的不同時,飲食中影響結石的成份便有不同,不能將罪過都歸在一、二種東西身上。接著,我們就針對如何以飲食來預防和治療腎結石進行討論。
水份要足夠
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夠呢?每天二千西西?還是三千西西?或是更多?這個問題的答案,重點不在「喝多少水」,而是在「排多少尿」 。因此標準答案是:每天的水份攝取量,要足夠使腎臟製造二千到三千西西的尿量才夠!!一般而言,人體的水份的損失,除了尿液之外,每天從皮膚散失的汗水(有形或無形的)約有七、八百西西,因此,為要使尿量達到二千西西,至少要喝二千八百西西的水才行,若是能達到三千至四千西西最為理想。
如果是常在冷氣房,或是時常流汗的人,則必須喝更多水,以補充非尿液的水份損耗。不過要記得:
鹽份的攝取要適量
每天應當攝取適量的鈉,大約是2.1~3.5克(90~150 mEq,約等於 6.4~8.7克鹽),要避免嚴格的限制鹽份攝取,因為如此一來,會使腎小管重新吸收鈉離子,連帶將水份吸收回來,這與我們想要增加尿量的目的是相違背的。
鈣質的攝取
成人的鈣質需要量約為每日800至1000毫克,若為孩童、孕、哺乳婦、停經婦女等,則需更多。即使是結石的患者,也應當攝取充足而不過量的鈣質,以免鈣質不足。並且因為鈣質可以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解、不被吸收的草酸鈣,由糞便中排出,因而可以減少草酸的吸收。因此,若是攝取足量的鈣質(以1000毫克為限),可以降低草酸鈣結石的機會。若是減少飲食中的鈣質,會使小腸吸收草酸的量上升,造成尿液中的草酸排泄增加,除非嚴格地限制草酸的攝取。
對於一些結石患者而言,尿液中排鈣量過高的原因,是因為小腸中鈣質吸收增加,這是血液中維生素D(1,25-dihydroxy vitamin D) 濃度過高的結果。然而,若嚴格限制飲食中的鈣質攝取,則可能導致負的鈣平衡,最後會發展成骨質疏鬆症。此外,在使用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和制酸劑時,要特別注意到其中所含的鈣質和維生素D的含量,不可忽略,以免對病情有害。
蛋白質的攝取要適量
飲食中含高量動物性蛋白質時,會增加尿液中鈣質、尿酸鹽和草酸的排泄,而減少檸檬酸鹽的排泄,對結石患者有不利的影響。一般而言,每天每一公斤體重所需的蛋白質約為0.8~1克,或是以蛋白質 佔每日熱量需求的12%~14%為限,不可限制太嚴格,以免發生營養不良的現象。
維生素C的攝取要適量
一個人每日的維生素C需要量是60毫克。若是攝取過量的維生素C 時,尿液中草酸的排泄量會有增加的傾向,增加結石的機會。因此,每日維生素C的攝取量不要過量,尤其是不可服用過量的維生素C補充劑。
限制富含草酸之食物
富含草酸的食物有巧克力、核果、深綠色蔬菜、大黃、番藷、豆腐、茶和可樂等,應限制攝取。食物中草酸含量多寡的比較請見表1。
尿酸結石
尿酸結石大約佔腎結石患者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當男性尿中的尿酸排泄量每24小時大於800毫克,女性大於750毫克時,稱之為尿中尿酸過高(hyperuricosuria),此時,便有發生尿酸結石的危機。這樣的患者中,通常有25%的人同時患有痛風,且伴隨有高尿酸血症。
然而多數的尿酸結石患者並沒有高尿酸血症,他們發生結石,是因為尿液的酸鹼值偏向酸性,使尿酸的溶解度降低之故。在飲食的控制上,是以低普林飲食為主,同時使用藥物allopurinal進行治療。若利用鹼性灰(alkaline ash)食物,將尿液的酸鹼值(pH值)調整至6.0~6.5 ,則可以增加尿酸的溶解度,降低結石的機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對於許多草酸鈣結石的患者而言,尿酸的結晶可能是使草酸鈣開始沈澱結晶的核,且會促進草酸鈣結石的繼續成長,是造成結石的幫凶 。
如何藉食物調整尿液的酸鹼值
當食物被吃入後,會影響尿液的酸鹼值。
造成酸性條件的物質是氯、磷、和硫(陰離子);而造成鹼性條件的物質是鈉、鉀、鈣、和鎂 (陽離子)。通常,水果和蔬菜是屬於使尿液趨向鹼性的食物,不過,因為梅(prune)、李(plum)和小紅莓(cranberries)中含有安息香酸( benzoic acid) 和雞納酸 (quinic acid) ,會在體內形成馬尿酸( hippuric acid)而排入尿液中,使之趨於酸性。
高蛋白食物(肉、魚、禽、蛋、和乳酪)、麵包和穀類則是酸性灰食物,但是牛奶則是兩者都有。不過,因為尿液的酸鹼值會受到消化、吸收、鹽、藥物、內分泌、恆定機制的影響,所以並不能用計算的方式來預測尿液的酸鹼值,必須直接對尿液做測定,才能確定此食物對尿液酸鹼值的影響。
表1、各類食物的草酸含量
食物分類 |
不含或只含少量草酸 |
中量草酸 |
高量草酸 |
飲料 | 瓶裝啤酒,碳酸飲料(每日小於12盎司),蒸餾酒,去皮製成的檸檬水或萊姆水,酒:red, ros white | 咖啡(每日限於8盎司以下) | 生啤酒 茶可可 |
牛乳 | 酸奶(buttermilk)、全脂,低脂,或脫脂奶、優酪乳(可加水果) | ||
肉類及其製品 | 蛋、乳酪、牛,羊,豬肉、家禽、魚,貝類沙丁魚 | 花生醬 豆腐 | |
蔬菜 | 酪梨、芽甘藍、包心菜、白花菜、洋菇、 洋蔥、綠豌豆(新鮮或 冷凍) | 蘆筍、硬花甘藍、紅 蘿蔔、甜玉米(白或黃)、去皮黃瓜、罐頭綠豌豆、萵苣、利馬豆、蕃茄、蘿蔔 | 芹菜、蝦夷蔥、蒲公英、茄子、無頭甘藍、韭、芥菜、秋葵、荷 蘭芹(巴西利)、青椒、蕃薯、蕪青甘藍、 菠菜、南瓜 |
水果及果汁 | 蘋果汁、酪梨、香蕉、蘋果汁、酪梨、香蕉、(水果及汁)、綠葡萄、芒果、瓜類:、鳳梨汁、梅(綠或黃) | 蘋果、杏、櫻桃(redSour)、小紅莓汁(4 盎司)、柳橙:水果及 (4盎司)、桃、梨、鳳 梨、梅(紫)、乾梅 | 黑梅、藍莓、紅葡萄乾(無子)、紫色葡 萄、醋栗、檸檬皮、萊姆皮、柳橙皮、覆 盆子、大黃、草莓、橘子、用以上水果製 成的果汁。 |
麵包及澱粉類 | 早餐穀類、通心麵、麵條、米飯、義大利麵、麵包 | 玉米片、海棉蛋糕、義大利麵(蕃茄醬罐義大利麵(蕃茄醬罐 | 水果蛋糕、白玉米、 黃豆片、麥芽義大利麵(蕃茄醬罐頭) |
油脂 | 培根、美奶滋、沙拉醬、植物油、乳瑪琳 | 核果:花生、杏仁、胡桃、腰果 | |
雜項 | 椰子、果凍(用可使用的水果製)、檸檬汁或萊姆汁、胡椒鹽(每 日1茶匙)、含有允許使用之材料的湯、糖 | 雞蛋麵乾 | 巧克力、可可、蔬菜 湯、蕃茄湯、橘子或檸檬製成的果醬 |
表2、酸、鹼性(灰)食物之列表
趨於酸性或酸性灰食物 | |
肉類 | 肉類、魚、禽類、貝類、蛋、乳酪、花生醬、花生。 |
脂肪 | 培根、核果(巴西豆、榛、胡桃) |
澱粉 | 所有型態的麵包(尤其是全麥)、穀類、餅乾、義大利麵、通心粉、麵條、米飯、玉米。 |
蔬菜 | 扁豆(lentils)。 |
水果 | 小紅莓、梅、李。 |
點心 | 蛋糕、餅乾。 |
趨於鹼性或鹼性灰食物 | |
奶類 | 奶類、奶製品、酸奶。 |
脂肪 | 核果(杏仁、栗子、椰子) |
蔬菜 | 除了扁豆之外的所有蔬菜,如芥菜、菠菜、無頭甘藍kale。 |
水果 | 除了小紅莓、梅、李之外的所有水果。 |
其他 | 糖蜜(molasses) |
中性食物 | |
脂肪 | 奶油、乳瑪琳、烤酥油。 |
甜點 | 糖果、砂糖、糖漿、蜂蜜。 |
飲料 | 咖啡、茶。 |
http://www.dharma.com.tw/x1chinese/d33sprob/P141KidneyStone.htm
腎結石是否有自然療法?
四十一、參問:
您好!請問膽結石蘋果汁療法,是否亦適用於腎結石?或是有其他自然療法?請告知,謝謝!(04.26.陳大德參問)
師答:
陳大德:
阿彌陀佛!4月26日mail早收到,但因主持27日起的避穀禪修,故無時間回覆,請見諒!所提腎結石自然療法是有,且與膽結石的療法並不相同,請注意。膽、腎、膀胱結石宜試驗自然療法無效後才能考慮西醫療法較好,因西醫振動碎石法有時會引起大量出血或有其他的副作用。若結石不大也宜先用自然療法為佳,現將各種西醫振動碎石法以外的方法介紹如下。
腎結石的成因還是很少人能知道,結石的種類有很多種,若不能確定是何種物質結成石時,用食療法就比較難,不然用食療法較為安全無疼痛。在動物試驗中缺乏維生素A時,因腎細胞剝落而與礦物質結合,也有結石的可能。一般而言,若常吃低蛋白質食物的人,其血中鈣質會由尿液中流失;或所攝食的鈣質量與血中磷質的比例失衡,通常鈣磷比值在1.5~2:1為恰當,也就是常久吃了高磷低鈣的食物時,很有可能會引起鈣磷性的結石。某些結石是由尿酸與胺基酸的胱胺酸(cystine)結成石頭,也有與草酸結成石頭的。草酸結石的原由是氨基乙酸(glycine)當維生素B6缺乏時,被不當的利用,而形成尖銳的草酸結晶鹽,如草酸鈣等,此類結石傷害腎、尿道的程度是相當大的。
一、飲食補充治療法
補充維生素B6及非必需胺基酸的氨基乙酸(glycine),使草酸性結晶溶解。
補充鎂(magnesium)及維生素B2能提高草酸的被吸收利用,改善結石狀況。
適當的補充鈣磷食物,多飲鮮乳及優酪乳等食物,鮮乳每天要喝1,000西西以上;磷質可由優酪乳或酵母菌來補充。
注意每天補充維生素A營養素,每天要10,000單位左右。
多攝食含鉀多的食物,較不會造成鹼性尿液,也較不易造能結石。要多吃蔬菜、水果、香蕉等含鉀離子多的食物。另外不要吃精製食品,其維生素及礦物質均缺乏,也容易造成結石。
二、鮮檸檬汁排石法
方法:每天喝至少12個新鮮檸檬榨汁,檸檬汁太酸時可對冷開水沖淡,但切不能加糖。12個新鮮檸檬分開上、下午榨汁,榨汁後分數次將汁喝完,連續喝上至少5天,腎結石就會從尿道中排出來。
排石過程:此法排腎石甚為有效,但在排除過程中會引起腰部、膀胱、尿道等處產生劇痛,甚至有人痛得在地上打滾,可是最後終能順利將結石排出。此法雖有疼痛的可能,但與開刀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且開刀有時還會引致其他不可預知的意外或副作用。
注意事項:
檸檬要新鮮,其所含的維生素C才不會被破壞,影響療效。黃的檸檬不要選用。
若結石太大,排石時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大劇痛,可用分次食療法,檸檬量減半,治療時間拉長,分成數次來達到排石的目的。
改變飲食習慣,要多喝開水、鮮牛奶或多吃其他多汁水果,縱是冬天亦要保持多喝牛奶或開水的習慣,才不會再復發。
三、草藥治療法(青草店有售)
蚶殼草(雷公根)、小本黃花酢醬草(鹽酸仔草)及化石草(貓鬚草)等各五錢每天煎水1,500西西,分數次喝完,一個月即能排出石頭。
化石草(貓鬚草)、石韋各一兩煎水1,500西西,分數次喝完,一個月即能排出石頭。
化石草二兩、生紅竹葉五兩(青草店有售)、茯苓五錢、白朮三錢、冰糖一兩,水五碗煎成二碗後飲用,一直飲用到結石消失為止。
草藥效果亦不錯,但因各人體質不一樣,喝了後要注意身體的反應,若有異常就要停止服用,特別提醒您注意。以後有時間時,將把腎結石部份做更詳盡的說明。
sfjs3 发表于: 2005-12-14 21:18 来源: 音乐共和--古典音乐博客门户
对一位认真求上进的爵士乐手来说,总会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程度,常容易使人感到无所适从,诸如无止境的采谱、练习licks或patterns、学新曲子、音阶、理论、技巧练习等等,如果不知如何有效率地吸收这么多资讯,反而会变成一种负担。其实学习与演奏爵士有许多方法可以切入,但老手及老师们都一致认为:如何正确地学习曲子才是最重要的一环。
曾有人引述爵士钢琴大师Bill Evans的话,他认为如用一小时弹完六首曲子,倒不如花同样的时间专心在一首曲子上。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谨列出一些条例或原则,希望能激励你养成正确的学习步骤。当然,这不是目前唯一的学习法,也并非万无一失,但堪称完整,而且每个步骤都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你的程度已经比较进阶了,你可以自行添加或删减几个步骤,对初学者来说,这些原则将会对你很有帮助,不过遇有专有名词或概念不明了的,可以请求前辈或老师的协助。
首先,让我们选一首适切你程度的曲子吧!它可以是上课用的、老师要求的、乐团要练的,或甚至是你觉得有趣的standard也可。
一、学会“听”的方法
1. 学习曲式;买这首曲子的著名版本录音,愈多愈好—先学着凭耳朵记忆这首曲子,最少要听出句子、段落与格式,或者旋律的重点(译注: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如果你已经有谱但还不熟悉分析的方法,我建议你暂时把它们搁在一边,先从“算小节数”开始,同时你也要注意唱片中的乐手在即兴时是否采取与主题一样的和弦,或撷取部份主题的旋律来即兴?接下来,你能否听出来这首曲子的主题好像被分成几个“段落”,而且大都4小节或8小节一段,我们可以称它们为“乐句”(Phrases)或“乐段”(Sections),通常在爵士曲目中,12小节(一般为Blues)、16及32小节的曲式是最普遍的。在12及16小节曲式上,乐手通常会在开头与结尾演奏两次的主题,整体上来说,即是在即兴的前后。而32小节曲式如AABA或ABAC等则可说是随处可见,主题则前后演奏一次。另外有些曲子则会包含不寻常的段落、间奏、结尾延长或不断出现的小乐句、节奏等等,也请试着将它们分辨出来。
2. 试着听唱片自己采谱—现在的乐手大多都拥有且依赖“Real Book”或“Fake Book”等这一类的曲集,但你可曾想过在那些老乐手或大师活跃的年代里,这些东西都还没发明呢!他们学习曲子的过程都是由长年累月的“聆听”、“参与”及“尝试错误”中走过来的。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首先除了部份曲集是“地下版”的以外(未取得原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同意而贩售牟利),我们并发现在大部分广受欢迎的非法“Fake(Real) Books”中,包含了难以数计的错误,如果你不和原录音或原谱对照的话,这些错误将会不知不觉地被大家〝沿袭〞下去(译注:其实这些“地下采谱者”近年来也不断在修正,错误已逐渐减少中,只是仍是非法贩售的就是了)。尝试自己采谱,包括主题、和弦、曲式,甚至即兴乐段等,并将成果交给足可胜任的老师订正,或对照合法出版的原谱。从不断的订正中,你的耳朵便会更习惯爵士乐的声响,并在下一首采谱中更上一层楼。
3. 跟着唱片对照谱听—好吧!如果采谱对你现在的程度实在太难了,而你正好手边又有一些谱,那么你便应该花点时间找到某些同名的录音来对照着听。你能不能发现:不同的版本在处理旋律、和声、乐句或节奏上的手法皆有所不同呢?如果可能的话,把它们注明下来,然后比较出哪一个版本是最接近原曲或谱上所记载的,并保留其他特殊诠释,这将会对你帮助很大。(译注:两本最〝流行〞的非法“Real Books”在几乎每首曲子后面皆会附上他们所〝参考〞的版本,但有时是乱写的。Sher公司的三册合法“New Real Books”皆于书后之附录记载版本出处,方便你找唱片。但相对地来说,特定版本的采谱就不一定是爵士圈内约定俗成的标准,例如John Coltrane版本的“Body & Soul”(在第三册中)就已经彻底改头换面过了!所以,原作者的建议仍是非常好的)
二、接下来该做的事
1. 学会旋律;跟着唱片演奏或自己演奏—如果旋律实在太难了,你可以先放慢速度,甚至先不管拍子或一句一句练。试着模仿唱片中演奏的强弱、表情与乐句,能否适当地表达主题的旋律是一个乐手音乐成熟度的标竿之一。初学者或进阶的学生可以跟着唱片走,甚至于唱片中即兴开始时仍继续保持演奏主题旋律,如此也可以确认到底即兴时的曲式与和弦是否与主题所用的相同。不要忘了即使当你开始放手大胆地solo时,脑海里仍有旋律的架构浮现,才不容易迷失。
2. 分析旋律及和声相互间的关联—其实在许多经典爵士曲目的旋律中,已经暗示了和弦的走向及属性(作曲是齐头并进的!),很多年轻的乐手往往忽略了旋律,而硬生生地想套进他们所背的licks及书上所教的音阶,然而注意旋律与上头和弦的关系才是重点。举例来说,这样的情形发生于“Stella By Starlight”B段的开头两个小节《例一》,“Real Book”中记载的和弦是G+7,造成很多新手便想也不想地就用了G全音音阶(Whole-tone Scale),但是如果仔细一点看,这段的旋律音有D(起头音)、降E及D,已暗示了G7b13和弦的声音(你能分辨它们的不同吗?)。添加使用更多近似的音阶是许多成熟的乐手让听众耳朵一亮的〝手段〞,但是他们绝不会忽略了曲子中所应有的和声音响。
三、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吗?
1. 分析和声;辨明出是哪一种和弦进行—在爵士乐中,不同的人重配同一首曲子的和声(Reharmonizations)早已被发展成一种〝好习惯〞了,有经验的乐手不但熟悉原曲的和声,他们同时也对不同版本的和弦进行闻之甚详,甚至以“追求更多变化”来丰富自身的爵士乐知识。这不光是纸上谈兵而已,他们更可在与别人合作或听表演时,很快听出来所采用的版本。
试着辨明每个和弦的功能(Function),当然在此之前你得先知道基本的“调性和弦”(Diatonic Chords)原理。你可以先把明显的ii-V、ii-V-I、iii-VI-ii-V、I-VI等和声patterns找出来,虽然爵士和声道理上与传统的古典和声是相吻合的,但前者比后者则增添了更多的〝例外〞,譬如和弦就不一定一直停留在同一个调性中,在爵士乐里最普遍的非调性和弦便是“装饰属和弦”(Secondary-dominant Chords)的应用,特别是调性中ii级的V或V级的V。
2. 把任何不在调性和弦内的和弦圈出来—也许这些和弦是借用的和弦,或调性和弦的变化(如用蓝调色彩的IV7代替原来调性中的IVMaj7),如果还有和弦超出这些范围的,那就可能是“非调性的经过和弦”(Non-diatonic Passing Chords)或“添加色彩的和弦”(Color Chords)了。
3. 找出调性的中心并特别注明—这个步骤常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调式”(Modes)的迷魂阵,让你可以清楚看见每一组和弦进行的调性中心。举例来说:在“All The Things You Are”的前16小节中《例二》,包含了16到19个和弦(看是哪一个版本),如用“哪一个和弦要用哪一个调式或音阶去套”的逻辑去想的话,那可真是自找麻烦,因为简单地来说:这16小节只包含了四个调性(解决的地方),而只要用这四个调(Ab、C、Eb、G)的大调音阶/一级调式分别于其上solo就行了。(译注:甚至更简单一些,后8小节其实完全是前8小节排列(Sequence)的转调而已。另外,先不要断章取义:每第五小节的Maj7和弦都是前面的IV级,但同时也是后面一个调的bII级,我们称之为转调枢轴和弦(Pivot Chord),这里应该用前面的大调音阶solo才对,段落要分清楚)
4. 练习每一首曲子“主要的”音阶声响—很多优秀的乐手其实一直不断地藉着爵士的语言(licks或patterns)去追求和声上的变化,也都努力地从主题旋律中找到更多灵感,再加上耳朵的直觉,才能在演奏时作互动。然而,即使你曾在和声与音阶的关联上下了一点工夫,我仍希望你在添加新的音阶前,能先回归曲子本身,把原有该用的音阶练习好,正如我之前提到的“Stella By Starlight”例子一样。最少,当你试着演奏原调性音阶(如大调及其关系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音阶等)贯穿整段同调之处时,不会有〝怪怪〞的感觉,因为它们会暗示出旋律及和声的构成。
5. 练习用每个和弦的琶音(Arpeggios)来贯穿整首曲子—琶音的意思即是每个和弦的1-3-5-7音,你可以先很慢很慢地来,再照着节拍器练,或采取不同的节奏ideas。首先试着用八分音符走一个八度就回头,然后多加点音或变化某些音(不一定由根音开始),甚至超越一个八度《例三》。当然你也可以用三连音或十六分音符,这样很快就会跑到两、三个八度以上了。名吉他手Mike Stern亦建议你可以在一首曲子中,第一个和弦先爬上行的琶音,下一个和弦再下行,依此类推,再慢慢地加快速度《例四》。(译注:这是吉他手的标准练习法之一,然而别的乐器也绝对要会,因为它会帮助你认清什么是“最重要的音”,也就是和弦音,这样练绝对比抓个音阶从头干到尾有意义多了。译者的练习法如《例五》,也是吉他老师教的)
6. 学会在键盘乐器上弹奏曲子的和弦进行—作为一名爵士乐手(尤其是solo乐器),懂得基本的“和弦配置”(Voicings)是必须的,下点苦工学习在键盘乐器上弹奏整首曲子,即使很慢也没有关系,了解和弦的声响才有办法“选择”你要演奏的材料。我也强烈建议你:可利用延音踏板的功能,先撇开速度地弹每一个和弦,然后用你的乐器练习琶音、音阶,或是即兴等。
7. 自己作“卡拉OK带”,并于其上练习—你可以在钢琴或键盘上弹和弦,然后自己录下来用,或仅仅录下根音/贝斯的移动也可,正因为这样的伴奏不难,便会激励你在solo时去〝强调〞出每个和弦的属性。我建议你可以多录几个不同速度的版本,或不同调也好(向自己挑战一下),在录音的时候,最好连节拍器的声音都录进去,才不会丢拍(如是swing的曲子则需把响声设在第二及第四拍)。当然,我知道也许有些人已有“Band-In-A-Box”这个软体,或市面上所出版的“真人伴奏带”(Play-A-Long Recordings),用“Band-In-A-Box”的好处是你可以改变速度及调性,或输入不同版本的和弦进行,而用「真人伴奏带」则比较生动有趣,伴奏的乐手也会刻意强调某些节奏或特征音来〝导引〞你,但终究这些录音的范围会局限在一种速度或版本中,慢慢地就会感到无聊了。更进一步来看:跟“真人伴奏带”或“假人软体”练习过多反而会害了你,让你以为自己的solo都没问题,但除了音的选择之外,诸如空间的运用(句子与句子间的距离)、节奏的参与、竞奏或呼应等建立一个好solo的方式,都是必须靠表演时与其他“活跳跳”的乐手间的互动所得来的。(译注:要进步的方法永远只有两种:参加Jam Session或与朋友一起练习)
四、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切入
1. 用更多的方法练习即兴;试着分段练习—以上所有的方法都可以以弹性速度或各种速度练习,而且必须在有无伴奏的情况下都必须认真执行。你可以由最简单的乐段开始,直到你觉得自在为止,才来〝对付〞那些令你感到棘手的地方,不要太贪心,一次练一段就够了,练好再说。另外有些很好的方式如一段主题、一段旋律,或与同伴作4小节或8小节一轮的竞奏(Trading 4's or 8's)都会很有助益。
2. 试着用弹性速度(Rubato)演奏整首曲子—弹性速度的意思不是不算拍子,而是在演奏时用较“放松”的感觉去对应节奏与和弦,但仍然保持着速度。最重要的是:你心里面要算小节数及拍子,但演奏出来时要有一点“延迟”的感觉,才不会硬梆梆的。当然这并非一蹴可几,先花多一点时间在困难的乐段,简单的段落不要反而变快。你也可以尝试在曲子一开头慵懒一点演奏,然后逐渐加快〝进入〞原来的速度,但仍然不要过度有张力。(译注︰这种“有点慢出来”的感觉正是爵士乐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记谱法永远无法载明,全靠多年的揣摩与体验才能得到,原作者的意思只是先希望你不要因句子难就紧张而丢拍罢了!
3. 试着花长时间练习同一首曲子—从慢速度开始,直到你习惯这首曲子而且感到放松为止,下一次再开始时可再增快一点速度,但是不要一下子跳太多到你无法控制的地步。最后则看看你是否能用15分钟专心同一首曲子,然后20分、30分…然后1小时(就像前面Bill Evans所说的一样),这种练习有点像“打坐”,可以帮助你极度专心,而不会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此外它还可以帮助你心平气和地对待一首曲子,不会因跑错音或做错事而烦躁(这是人类的天性),让音乐一直进行,并有一种「控制」的感觉,直到你累了为止。
4. 试着在心里演奏音乐—当你完成了许多以上的步骤及原则后,要自问是否已能在心里〝听〞见所有的东西—旋律、和弦、贝斯音的移动,以及即兴—即使你的乐器不在手上,你仍能「想像」你在演奏才对。这种方法应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自由地运用,而且对任何风格的音乐都是相同的概念,在音乐史上早就流传了各种乐手的轶闻,说他们在巡回旅行途中常必须以极短的时间准备上台去演奏困难的曲子,那么他们该怎么“练习”呢?便是用以上的方法。虽然我个人并不相信,也无法担保所谓的“创造性想像”(Creative Visualization)宣称你可以用你的想像力改变事实,但我绝对相信“手脑合一”的重要性。再广阔一点来看,肢体动作的某部份障碍(演奏技巧上)产生,通常是依心智上清楚透彻与否的多寡而定,脑子更清楚,演奏出来的音乐也会更有自信,试着让你的思考与演奏同步,并充分表达吧!
五、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也许当你看到这里时,搞不好会抱怨:“我哪有时间一次做那么多?”但事实是:如果你不下定决心开始做一些的话,你永远也不会开始,也就永远停在原地,学不到东西了!话说回来,不学比学习所浪费的光阴,肯定是更多的,长期下来,反倒是不断的损失了。(译注:“知识必靠累积而获得”,学任何一项艺术都是需要下长期的苦工的,而一旦荒废了技艺,要再补救可就很难了,所以,加油吧!也希望你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回来反刍一下本文,也许又将带给你另一种视界的启发也说不定呢!祝你顺利!)
http://blog.udn.com/alaise3/694820
西班牙的留學生 - 台灣是寶島
去年九月從台灣回到巴塞隆納之後,日子被工作,學業和實習佔據,
簡直找不出一段完整的時間坐在電腦前與大家分享見聞心得或想法等等.
每每都只能利用在公司偶爾得之的空檔時間,迅速瀏覽一下大家的新作.
想一想,可能是回台灣之前因為一直找不到工作,深怕在歐洲的生活會斷糧斷炊,
所以每天不停地許願,結果,我的守護天使沒搞懂我只是想有份收入支撐生活而已,
工作一下子如雪片般紛至,簡直應接不暇......
下回我再許願時,一定要記得說清楚!
話說這些年的東奔西跑,南征北討,
五大洲裡只剩下南半球的澳洲大洋洲還沒去過,
其他地方已或多或少地印上我的足跡了...
不少地方或因為景緻民情深得我心,或因為有朋友在當地,
我總是一再地回訪;
而有幾個城市更是因緣際會地得以在當地生活幾年或一段期間.
這些異國異地的經歷,彌足珍貴,
不管過程經驗好壞與否,
我常說,我最大的收穫是--
知道"台灣"的好,珍惜"台灣"的好!
住在國外時,很多時候會被問起:想留在當地嗎?
我其實也常常問自己相同的問題,
而說實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地方讓我熱切地渴望留下,
到願意拋棄我自己生長的國家.
長期旅外時,歐洲是我的常駐地.
因為住在當地,很多感覺就與觀光客大相逕庭.
每天的柴米油鹽是現實的,
於是言談生活經驗時就少了點兒浪漫,多了份真實.
我常說,歐洲的浪漫,是千千萬萬遊人編織起來的.
大多數歐洲國家景色的確都不錯,
但是,平時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國人想像的那般夢幻.
尤其近幾年的歐元升值,高失業率,高物價水平,
讓一般人疲於應付基本的日常生活,根本沒有多少心力去浪漫...
而歐洲人的薪資也不是都像國人想像中的高,
很多人的薪資跟台灣人差不多,但是,歐洲各國的稅都很高,
是真正"萬萬税"的地區,
把薪資扣一扣,加上高物價的環境,其實生活起來很辛苦.
拿西班牙來說吧,
我住的Barcelona在Cataluña省區,算是西班牙較富裕的地區了,
但是普羅大眾的薪水都不高,生活環境很古老,
以台灣或亞洲較富裕國家的水準看來,簡直算得上是落後貧苦,
而他們納的稅卻很重;
物價年年上漲一兩次,幅度都不小,薪資卻幾乎從不調漲.
而且因為高失業率,有很多人自願為公司提供三個月到一年的"免費服務",
以期將來有一絲希望進入該地工作,結果造成惡性循環.
許多公司利用此一現象要求新進員工免費為公司工作一段不短的時日,
將來也只提供微薄的薪水,再不,時間一到,該付錢時,就請你走路.
這樣的不合理現象,我為之不平而鳴,在此地的朋友眼中卻視為平常.
以前到大陸去時,最受不了大陸人的隨地吐痰與髒亂,
原本也跟大家一樣,以為歐洲是高水準的地方,
應該是乾淨又清潔.
但是,來過歐洲的人都知道,德國以北的國家,才算得上乾淨.
我剛到此地的時候,常被西班牙人突如其來的撇頭,撮口,吐痰,嚇一大跳.
而且,他們是不分男女老少喲!
一回,我在街上閒逛,走在我前頭是一位年輕又時髦的女子,
正當我將超過她向前而去時,她突然噘嘴奮力朝我的方向吐出一口痰,
嚇得我馬上向後一跳,她還像沒事人般地向前走去,
真是#&%@.........
還有,我的巴黎友人去年到台灣一遊之後,
一直津津樂道台北的地鐵之乾淨明朗,
人們的自動排隊,井然有序,
她說,真想把台北的捷運系統搬到歐洲...
歐洲的地鐵捷運,常常是尿騷味沖天,
沒有人會排隊,上下車就擠啊擠的,像是衝鋒陷陣...
我真的覺得我們的捷運很值得驕傲!
此外,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各行各業各機關的辦事效率與服務水準,
真的是落後台灣三十年有餘.每天能辦妥一件事,就要偷笑啦!
承辦人員往往不專業,也毫不尊重客戶,
一件簡單的事(通常只須一分鐘即能辦妥)要你跑上三四趟,每次排隊六七個小時,
是再家常不過的了.
一堆看門狗狐假虎威,擺架子裝高尚,令人為之氣結的狀況,
更是天天在四處上演,從不更改.
而歐洲多數人雖有度假習慣,卻不常到國外旅行觀光,
他們一般喜歡重複到已知或習慣去的地方度假,生活算得上是封閉.
加上他們教育內容的貧瘠,大半人對世界上其他地區都所知甚少,
除了自己的生活地,恐怕連自己的國家歷史地理都所知不多.
想想我們台灣人,即便沒出國,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中,
也得到不少最新的世界資訊.
另一件讓我很難想像的事是,當我們一直高喊咒罵說我們的教育需要大力改革時,
我聽到,看到的卻是歐洲美國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統的腐敗與破落.
2007過新曆年時,我到紐約的一所醫院去實習,
與院中幾個音樂治療師談起當地教育時,
赫然發現,當地的學生因為政府將經費轉移到軍費或其他地方,
已有多年沒有美學教育,一般的學生沒有機會上音樂課,美術課,體育課等等,
這些課,都是需要付費的私人課,平民老百姓是無緣接受的,
那個國家,是給有錢人生存的地方!!!
我不禁疑惑:多少台灣家長把孩子送到美國,他們真的了解當地的教育嗎?
台灣的教育,須改革的是家長的觀念,是教師的教學法,而不是系統或教學內容.
和玫瑰同行的西班牙同學也說,他們的教育跟美國差不多.
他們的孩子,根本不學習,所有的學校幾乎都是亂糟糟地,
家長溺愛孩子,孩子沒有學習意願,
生活常規完全沒有人教導,也不懂尊重或基本禮儀...
玫瑰這半年有機會到一所已算是Barcelona頂級的私立綜合學校(從幼教到高中)教書,
卻在那兒真正見識了西班牙教育品質的落後與低劣,
由此可以了解為什麼這個國家如此沒有文化與不進步!
此外,這麼糟的情形卻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關注,
我慶幸,至少在台灣還有很多關注的眼睛在看著教育的成果,
思索教育的進程.
最後,談一談電視節目吧!
歐洲的電視節目通常都不多,品質也不佳.
拿西班牙來說,一打開電視,全都是垃圾節目,
到處是挖人瘡疤的節目,要不,就是一堆人上節目談自己的私事,
愚蠢得無以復加.完全沒有適合小孩子看的節目,
而節目內容也似乎完全不經審核,
常常聽到電視中的人口出穢言,大家也習以為常,
這個地方是我聽過最多人,不分男女老少,每天都在使用髒話的國家.
在台灣,雖然很多節目被大家詬病,
但是,起碼我們看得到國家地理頻道,探索頻道,公視,
還有一些電影頻道,日本綜藝節目介紹美食,房屋裝潢等等的選擇.
在這裡,我們連選擇的權利與機會都沒有!
啊,走過愈多國家,我愈珍惜台灣的美好,
每每講起國籍,我總是大聲說:
我是台灣人!!!
這樣的想法......一定要分享..
http://blog.udn.com/alaise3/800752
看了楊醫師一則關於教育的想法的回應,
不禁想起今年過舊曆年前接到的一張賀卡.
賀卡是我的蘇格蘭好友Will的媽媽寄來的,
前年我在他家過耶誕,與他們一家情同多年舊識.
賀卡除了貼心地關懷我"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以及祝福我新年快樂外,
她還特地爲了兒子謝謝我.
謝我什麼呢?
原來是這樣的.
好友Will英雄出少年,智商過人,
十七歲高中尚有半年才畢業時就已經確定進入愛丁堡大學的天文物理系就讀,
因此,他把多出來的半年時間拿到Barcelona學西班牙語,
我們因此認識進而成為室友.
雖然我的個性熱情如火,而他是個害羞安靜的男孩,
但也不知道爲什麼,我們似乎就是特別投緣,
平時我倆兒都愛看書,看電影,也愛美食,自然風光和旅行...,
於是乎,總是有許多可以共享談論的事,
住在一起時,我們完全像家人一般自在.
在Will回國讀大學之前,一家子都到Barcelona來接他,
我也因此有機會結識這一家人,與他們相處幾天,
之後還受邀到他們家過耶誕.
從Will口中我早知道他父親是名滿英國的醫學教授,
母親則在大學中教授法文,
他還有一個活潑風趣的哥哥Jammy,也在愛丁堡大學就讀.
他們有一棟含前後院的漂亮大房子,一艘七人共遊的大遊艇,
在愛丁堡市中心還有一間公寓,
算起來家境很是富裕.
不過,兄弟倆兒自己都打工賺錢,付自己的生活所需及學費,
完全不仰賴家裡.
還記得有一天在Barcelona市區漫步時,看到有人乘坐觀光三輪車,
Jammy便與他父親提到:回愛丁堡後也要去踩觀光三輪車打工.
做父親的聽了後笑著點點頭,興致盎然地問起關於三輪車工作的種種,
最後只輕聲說了一句:那挺辛苦的啊!(因為愛丁堡的街道上下坡很多.)
Jammy是學校中的划船校隊選手,他聳聳肩不在意地說: 剛好當特訓.
等我耶誕新年假期在愛丁堡街頭參加有名的街頭Party時,
Jammy真的不同我們一起去玩樂,他白天休息,晚上就去踩三輪車;
第二天他很驕傲地展示一晚上的成果,我算了算,
一個假日晚上他淨賺台幣約兩萬五左右,
真是驚人!
但是,更驚人的,是他父母的態度,
他們並沒有阻止兒子選擇辛苦出賣勞力的工作,
更沒有說出類似:家裡有錢供你們讀書,你只要把書唸好就好了...的話語,
他父母兩個人真正做的,是像小頑童一樣,笑鬧著搶著幫他數鈔票...
回頭說說Will,
他去年開始在大學中唸天文物理學,
但是唸得很意興闌珊,直說沒趣;
之後,去年夏天時他說要轉去學中文,
結果真的去學中文了.
這一年他的學習生活過得快樂無比,
他母親正因此而謝我.
她說: ...我知道你們一直有聯繫,而且你在他的中文課業上幫了很多忙,
他選擇中文學習之後似乎顯得安定許多了,我很高興.
我確定他有很大一部分受你影響;
你知道,對年輕人來說,選擇大學的科系及將來的職業是很困難的,
而他去年並不享受唸天文物理的時光;
... 現在憑藉著中文與西班牙文兩項外語的能力,
我確信將來Will會有豐富的職業生涯與旅行的機會...
說真的,剛看信時,我的心深深地被撼動了;
首先想到的,是台灣多數的家長會說什麼?
以我過去工作的經驗,多數家長可能把孩子大罵一遍,
順便要他不要胡鬧了,並且訓斥道:選什麼中文系?!會有什麼出息?!...等等之類,
哪一個父母是這樣,不以社會制式的工作價值觀及經濟地位做考量,
而是以孩子的快樂與興趣來著眼的?
(尤其是那些社經地位較高的父母.)
另外,再想一想,
如果你自己是孩子,你會想要有怎樣的家長?
而現在的你,又是怎樣的家長?
我朋友的父母,培養孩子思考能力,生活能力,對事務的評斷與應付的能力,
然後,他們放手信任孩子,也相信他們會作對的選擇,
結果,他們的孩子真的都表現得很不錯,
也很能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更重要的是,一家人的關係和樂融洽得很...
這,是教育態度與方式選擇的結果.
回頭看看國內的親子關係,
看看大學聯考前選科系的時候,
多少家長是關心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將來的出路?
其實,很多人一輩子就做那麼一項工作,
如果不是自己有興趣的,天天像在受刑一般,豈不可憐?!
而如若是自己真正熱愛的事,即便在旁人眼中看來辛苦,
其實做的人樂在其中,也就值得了,不是嗎?
人生,真正重要的,畢竟是過得喜樂,對吧?!
請那些已經為人父母的,想想孩子真正所需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吧!